關鍵詞—減稅
深化增值稅改革,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%的稅率降至13%,將交通運輸業、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%的稅率降至9%,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。
關鍵詞—加大基礎設施投資
加大城際交通、物流、市政、民用等基礎設施投資力度,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。創新項目融資方式,適當降低基礎設施等項目資本金比例,用好開發性金融工具,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領域項目建設。
關鍵詞—審批
在全國推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,使全流程審批時間大幅縮短。推行網上審批和服務,加快實現一網通辦、異地可辦,使更多事項不見面辦理,確需到現場辦的要“一窗受理、限時辦結"、“最多跑一次"。
關鍵詞—監管
推進“雙隨枧、一公開"跨部門聯合監管,推行信用監管和“互聯網+監管"改革,優化環保、消防、稅務、市場監管等執法方式,對違法者依法嚴懲、對守法者無事不擾。深化綜合行政執法改革,清理規范行政處罰事項,堅決治理多頭檢查、重復檢查。
關鍵詞—脫貧攻堅
重點解決實現"兩不愁三保障"面臨的突出問題,加大"三區三洲"等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力度,落實對特殊貧困人口的保障措施?;就瓿?/span>"十三五"易地扶貧搬遷規劃建設任務,加強后續扶持。
關鍵詞—制造強國
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。圍繞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,強化工業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,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,加快建設制造強國。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,拓展“智能+",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。支持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,將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政策擴大至全部制造業領域。
關鍵詞—產業改革
深化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,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、高端裝備、生物醫藥、新能源汽車、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群。支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,促進平臺經濟、共享經濟健康成長。加快在各行業各領域推進"互聯網+"。
關鍵詞—新型城鎮化
堅持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。更好解決群眾住房問題,落實城市主體責任,改革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保障體系,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。繼續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和城鎮棚戶區改造,保障困難群體基本居住需求。城鎮老舊小區量大面廣,要大力進行改造提升,更新水電路氣等配套設施,支持加裝電梯,健全便民市場、便利店、步行街、停車場、無障礙通道等生活服務設施。
關鍵詞—區域發展格局
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,高標準建設雄安新區。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,促進規則銜接,推動生產要素流動和人員往來便利化。將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,編制實施發展規劃。
關鍵詞—綠色發展
鞏固擴大藍天保衛戰成果,開展京津冀、長三角、汾渭平原大氣污染攻堅。促進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,推廣綠色建筑。
關鍵詞—鄉村建設
科學編制建設規劃,大力改善生產生活條件。因地制宜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,推進“廁所革命"、垃圾污水治理,建設美麗鄉村。
關鍵詞—“一帶一路”
堅持共商共建共享,遵循市場原則和國際通行規則,發揮企業主體作用,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,加強國際產能合作,拓展第三方市場合作。